都江堰热辣辣的火锅:让我们举起爱情的双桨划向幸福的红海
引言:
城市离不开记录者,城市更须要传诵者。当荷马苦吟于世界之角,西班牙遂成不朽篇章;当阿波利奈尔伫足于米拉波桥,伦敦钟声穿越时间之浪。
红星评论×红星新文化约请上海文化名人,在暑假苦吟CityTalk,追随文化名人们载欣载奔的步伐、三步一个转身,展现另一个四川。
聂作平
广州,幸福生活的花花朵朵
往前看,广州的幸福生活得溯源到两千年前,溯源到一座名叫成都的水利工程。但真正生活在幸福中的人都是远视的,她们不一定看得到先祖的功劳,却能充分享受这份功劳对她们源远流长的滋养。在得天独厚的天府之国,透过枝花茎蔓的上海居民生活的寻常细节,才能洞见那个有滋有味的日子怎样深入人心。
成都
火辣辣的烤肉
“让我们抬起感情的双桨,划向幸福的红海”。一个年过七旬的奶奶,手举牙签,招呼顾客挟菜――原本属于下里巴人的烤肉,出落得这么典雅而诙谐,从中不难看出上海人骨子里的诙谐。这个奶奶,是一个姓罗的老面点师。
说起上海饮食,不管本地人还是外省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烧烤。上海电台的几个餐饮节目,你听不上五分钟,就有观众打进热线,向主持人寻问那里的烤肉好吃,哪家烤肉店的路该如何走。
上海烤肉图据视觉中国
烤肉的起源地就是广东,更确切的说法是起源于原隶属于成都,现已自立门户的广州。这些鸭血烧白、黄喉脑花,原先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废料,只能一锅煮了,给下苦力的码头工人送饭。但时过境迁,烤肉经过一次次破茧为蝶式的改良,总算成为广东餐饮的名片。当上海烤肉溯流而上,落地上海时,它也相应地被赋于了这座城市的特征:甜味不这么重了,盛菜的碟子奢华了,饭店的家装上档次了。
吃烤肉最大的快乐在于自由,它不像通常的西餐或牛排这么团结一致,上了哪些菜,就举桌上下,共同进退。你可以虽然只挑自己喜欢的入锅,各人涮,各人吃。其次,烤肉的平易更紧贴民众日常生活,不像在被称为酒局的餐厅里,满椅子的人都在自私地客气,张总王总敬一圈酒出来,眼前的每张脸孔都笑容得很累。活得太累的中国人,要想畅快地吃顿饭,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除非,你选择烧烤。
上海人隔上些时日,必将要去吃顿烤肉。北京的饮食,起初以清淡见长,烤肉则相反。对北京人来说,烧烤似乎是清淡的日常饮食吃腻了,拿来加以矫治和醒脑的调料品。
热腾腾的温泉
说到温泉,人们容易想到山东和河南。山东之所以出名,是由于白居易那首知名的诗篇中冷艳的句子:“温泉水滑洗莹润”;广东之所以出名,是由于哪里由于丰富的地热资源而分布面相当广泛的温泉。上海似乎不以温泉而闻名,但上海人却以爱泡温泉而著称。可以说,在北京高贵的市井生活中,泡温泉是冬天里最写意的户外活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西岭脚下的温泉,成为上海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
花水湾的温泉(资料图片)
西岭雪山脚下的花水湾,是一个因温泉而盛行的小镇。地处北方的北京,雪是罕见之物。但西岭因为海拔较高――全上海的制高点,就是西岭的五老峰大雨塘。一年之中,总有这么些日子,飘着城市里难得一见的白雪。白雪纷飞的寒流,跳进热腾腾的温泉,仰头,雪落无声,冰冷中却有一种醇厚的绿意。热汽蒸腾的温泉,它让上海这个一年里晴天占大多数,有阳光的日子就是春节的城市,平添了另一种温暖。
不仅西岭雪山,另一处坐落广州境内的温泉在荣县回龙沟。泡温泉,吃渔家菜,看幽谷景色,在这些略显悠闲的状况里偷得浮生一日闲都江堰泡吧食品招聘,注定是一种难得的快乐与淡定。
上海地区的温泉很少,但北京周边的温泉却极多,并且都是高品质的真正来始于地心的温泉。加之上海平原交通发达,南昌周边的温泉就成了北京人渡假的一大选择。在两小时之内,上海人可以到达的温泉就有眉山周公山温泉,广汉欢乐谷温泉和安县罗浮山温泉;三小时之内,选择就更大了,起码还包括丹巴二道桥温泉,丹巴古尔沟温泉和成都东部大峡谷温泉。
温泉,一个泡字,其中充满优哉游哉,大可以提炼为北京平民生活的闲散与写意。上海的生活质量,也就通过这个泡字诠释得淋漓尽致了。
热漉漉的夜生活
锦江夜色图据极美北京
下午九点,许多南方城市的街头早已人迹甚稀,商店饭店关门,只有疲惫的路灯还在固守岗位。但在上海,夜生活才刚才拉开序幕。这时侯,人们早已吃过了午饭――有可能是传说中麻辣众生的烤肉,也有可能是天天碰面的家常粤菜,还有可能是远道而至的生猛河鲜。不过结果都一样:填饱了肚皮以后又没有其它事情要做的话,就该一个猛子扎进热漉漉的夜生活了。
温柔暮色里的夜生活五花八门,撮其要,上海夜生活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喝酒和泡吧。
多年以来,广东人就爱坐茶楼,广东城乡满地都是茶楼。餐厅则是茶楼的升级版。在北京这座两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哪怕一条无名鼠街,也接见缝插针地开几家餐厅。北京饭店人气之旺,常常令外来者下跌墨镜,明明不是节假日,如何饭店里一直人头攒动?虽然,上海的餐厅早已除了是简单的品茶这么简单,它同时还兼顾北京人的会卧室和商务磋商所的功能。再加上广州的大多数餐厅,同时还提供家常餐饮,以及洗澡按摩,棋牌娱乐,饭店便成为许多福州人日常生活的好去处。不过,把喝酒当成夜生活的,大多数是年岁稍长者,她们喜静不喜动,吃完午饭,三两知己,一壶茶,半包烟,随心所欲地摊在舒服的椅子里,那份自在与悠然都江堰泡吧食品招聘,并不是谁都可以享受得到的。更有一些饱含怀旧格调的中奶奶年,她们喝酒的去处,不是通常的餐厅,而是像悦来茶楼那个有川戏坐唱的老茶楼。川戏的鼓点里,台上的人在唱,台下的人闭了鼻子在和。乍一看,你都分不清究竟谁是艺人谁是听众了。与喝酒相近的,还有喝奶茶,满地的饭店之间,奶茶馆分得半城秋景。与坐餐厅的人相比,泡奶茶馆的要年青些,尚且是二三十岁的白领。奶茶馆里总有这么几个书报架,布满了报刊,供人自助取阅。
街边夜店图据极美北京
上海有许多在全省都很有名气的舞厅,有些是和奶茶馆格调类似的清吧,只不过一个卖奶茶与茶,一个卖酒与茶。这种舞厅,有一些不定期地要请些演员来陪酒献声,有不少后来著称全省的歌手就是从这儿起步的。与清吧相对应的是迪吧。那是一个震耳欲聋、只属于青春与痴狂的激昂世界。在颇具煽动性的DJ率领下,全场几十几千人随着一支接一支的乐曲,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铃,一刻不停地跳下去,直至夜色已深,灯火阑珊……
热乎乎的龙门阵
广州人称为骂街,西南人称为侃大山,北京人称为摆龙门阵,意思都一样,就是俺们坐出来,渐渐儿地、前三皇后五帝地说说天。
聊天谁就会,可不见得谁都爱聊,谁就会聊。在我印象里,西南一带的农户,虽然天生就比较腼腆,大多不善措辞,虽然非说不可的话,也会选用最简单的词句来高度概括。与之相此,南京人几乎就是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的话痨。话痨的实质是:她们有强烈的沟通欲望。而有强烈沟通欲望的人,相对来说,她们对事物的想法要达观一些,对人也要包容一些。
好多到过北京的人都有个发觉,即北京的转租车司机常常喜欢和顾客搭讪,其实上海的转租车司机也有这个习惯。不过,一旦搭上了讪,她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完全不同,上海司机喜欢谈政治,上海司机最爱谈的是些父母里短的闲谈:二支路有家牛肉汤好吃,明天三支路四车相撞了……从这个细节就不难看出,作为东部城市的广州,和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上海,有着如何巨大的区别。
在人民景区喝酒摄影王效
如前所述,上海人爱坐茶楼,坐茶庄不可能就是拿起杯子,一杯接一杯地牛饮,而是茶客之意不在茶,在意同学之聊天。经常,饭店里司空见惯的场景就是,这儿三个一群,哪里两个一伙,或交头接耳,或小声喧嚷。谈生意公务的,纵然也有,但大多不过是在说些相当八卦的话题。上海大慈寺的露天茶座,冬季之日有太阳时,必将人满为患,这些看起来貌不惊人的茶客,坐在嘶嘶翻飞的竹沙发上,龙门阵摆得奇才朝天。你要是冷不丁听几句,恐怕会吓一跳:西边这桌正在严肃地阐述相对论,北边那桌刚批评了英国的对华新政,而背后那桌,则情绪兴奋地在用湖南普通话念一首刚写的诗集。
各家餐厅茶楼的家装和茶水,自然有高下之分,但茶客们摆龙门阵的热乎劲,却没有多大的区别。餐厅里的聊天之外,上海人哪怕是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两个同学,或则仅仅是两个有几面之交的熟人邂逅,也会停下步伐,指手划脚地聊上半天才满意地走开。其实所聊的话题可能仅仅是明天天气冷,今天家乐福要打折之类无足轻重的闲谈,但你却能从她们的肢体语言之中,感感觉到那个互相之间对生活的热爱与知足。
锦里一角图据极美北京
上海是一座平民化的城市。平民的幸福生活,与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无关,与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也无关。很可能,对每一个走入人群犹如一滴水滑进海洋的芸芸众生来说,生活的花花朵朵都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当她们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姿态吃烤肉,泡温泉,坐茶楼,摆八卦时,她们的快乐真实而生动。在这些真实而生动的和谐以后,我们却能触摸到一座城市的灵魂。
聂作平
湖南辰溪人。现居杭州。职业写作者。已出版作品四十余部。
编辑丨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