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放宽住房限购条件二孩居民家庭总套数可增加2套
继9月初出台人才落户六项措施后,9月26日下午,成都市住建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最新消息。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政策措施的通知》。 关于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放宽住房限购。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成都核心城区5+2区以外区域已解除限购。 但限购区域内,144平方米以上的住房购房资格不再审核; 不再实行二手房交易参考价公告。 机制。 同时,在限购区域内,在满足限购条件的基础上,二孩家庭住房总数可增加一套,三孩及以上家庭住房总数可增加一套。孩子可以增加两个。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成都市住建局表示,此举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为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主要围绕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优化土地供应方式、调整住房限购、调整房价限制、落实信贷支持政策、调整住房税收政策、加强市场秩序监管七个方面。
具体来说,成都市将进一步发挥现有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的基础保障作用,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重点保护住房困难工薪群体和人才群体。城市的需要; 个人转移性住房增值税征免期限调整为2年;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指导四川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研究通过决议,调整成都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优化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支持多子女家庭以商业贷款购买第三套住房视为第二套住房。
《通知》强调,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强化预售资金监管,持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有关部门将加大全过程监管力度,督促开发企业、商业银行、购房者将预售资金全部存入监管账户成都招聘房地产销售,确保监管限额内的资金专用于项目建设,确保建设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 、鼓励购房者参与监管,确保商品房竣工交付。
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健全联合执法和惩戒机制,加大市场乱象整治力度,严厉查处抑制销售、囤积住房、恶意炒作、驾驶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哄抬房价、发布虚假信息等,保护购房者。 合法利益。
有两三个孩子的家庭的单位总数可以进一步增加
今年9月1日,为加强人才住房保障,成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委人才办联合制定了《成都市进一步加强人才住房的若干政策措施》 (以下简称《办法》)。 扩大开发企业自行组织销售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再实施公证摇号: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及以上(不含144平方米)的房屋; 已获得现有销售备案意见的项目。
作为亮点,成都最新《通知》进一步放宽限购,居民购房更加灵活。
最新《通知》调整住房限购措施明确: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继续实施住房限购统一为一个限购区域,其他区域继续实施住房限购。 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限购区域内购买144平方米以上(不含144平方米)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更好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
购买限购区内144平方米以下(含144平方米)的房屋,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居民家庭成员在限购区内有户籍,或者登记不在限购地区但连续缴纳限购地区社保6个月以上; 其次,新购房后,限购区内有两人及以上居民的本地家庭拥有的自有住房总数不得超过3套。本地单户登记的自有住房总数不得超过3套。限购区内户籍及外地户籍户数不得超过2套。
在此基础上,有两个孩子的居民的住房总数可以增加一套,有三个或更多孩子的居民的住房总数可以增加两套。
简单概括一下,成都本地户口的单身人士可购买2套,户籍人口为2人及以上且无子女的家庭可购买3套,有2个孩子的家庭可购买4套,3个孩子的家庭可购买5套。
与原规定相比,最新《通知》将200平方米以上房屋公证摇号范围下调至144平方米。 现有房屋不需要公证和抽签。 此外,目前购买144平方米以上房屋将不再受购房资格限制,赋予市场买卖双方更大的自主权。
企业新出让土地、商品房可自主定价
此前,成都市鼓励出售现房,但对于未规定明水销售价格且符合土地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绩效协议)等现房销售条件的商品房项目,开发商可以设定价格不高于周边“双限地”横向申报清水销售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通知》要求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方式。 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用地实行“竞价”拍卖,新出让土地上建设的商品房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定价。 同时,原则上除明确控制和详细规划的地块内需要重叠建设的,以及地块周边绿地、道路、养老、托育等公共配套设施外,原则上,新出让住宅用地无建设要求。
住房限价措施方面,住宅装修成品价格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土地出让合同等规定的除外)以及样板房、销售场地、装修等管理要求自主确定。严格执行名录等,鼓励优质低价; 不再实行二手房交易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支持措施包括调整新出让土地上商业地产的持有比例。 工业功能区(园区)内,商业建筑面积持有比例不得低于40%; 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华区工业功能区(园区)外,商业建筑面积占产能比例不低于25%; 其他区(市)、县工业功能区(园区)以外的商业建筑面积占容量的比例,其建筑面积占比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并执行。 地块项目规划商业建筑面积比例由区(市)、县政府(管委会)自主确定,自持有或有条件转让全部房产。
上述《通知》自2023年9月26日起正式实施。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适用本通知。
今年上半年,尽管全国楼市仍处于弱势复苏,但成都住宅销售大幅增长,领跑全国。
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成都房地产市场表现强劲:2023年上半年,成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3%年,位居全国18个房价上涨城市之首。 ; 新房成交量达8.1万套,中心城区平均供应面积增至每套135平方米。 与此同时,成都市场的单价也进一步上涨,带动中心城区销售平均总价在2023年达到282万元/套,同比增长15%。 2022年期间。
从企业销售额来看,2023年1月至6月成都房地产销售企业TOP30销售总额为1547.5亿元成都招聘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长64.7%; TOP30企业总销售面积75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 此外,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上半年,成都二手房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交量达11.9万套,是同期商品房成交量的1.5倍,同比增长65% ; 成交面积1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 价格对比去年同期上涨8.7%,位居房价上涨8个城市之首。
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市GDP将达到20817.5亿元。 这是成都历史上GDP首次突破2万亿元,也是全国第七个GDP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 。 2022年,成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48元,比全国水平高110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