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费“热辣滚烫”在成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龙年春节假期即将结束。 盘点整个春节假期文旅消费,“售空”、“火爆”成为高频词。 年味浓,人气旺,消费兴旺。 文旅消费的“火爆”在成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夕之夜,成都以千架无人机灯光秀、万家团圆长宴、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铁花表演等独特场景拉开了巴蜀式过年的序幕。 逛庙会、看灯光秀、赏非遗、体验冰雪温泉、品尝地道美食……一系列主题多样、新场景丰富、新业态包含传统年味的文旅活动和时尚的方式。 成都不乏独特的体验,让市民和游客保持着旅游消费的热情。 熊猫谷景区门票连续多日售空,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地参观人数连续多日达到容量上限; 春节前四天,洛带古镇、安仁古镇人气位居全省前三; 场外游客大厅食品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超过210%……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数据印证了“火爆”景象——春节假期前六天,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849.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878.4万元,同比增长与2023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5%、71.5%。 在繁盛的“元旦”、“红火”的烟火气中,成都文旅消费处处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喷火表演
01
年味到底有多“浓”
很多人对成都今年春节假期的印象,都来自于绚丽而热气腾腾的除夕夜。
绚丽灯光的《天卷》、无人机起飞的视觉盛宴、代表万家团圆的长桌宴、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天上飞龙》……当大家齐唱“ 《我和我》齐声演唱《祖国》、《成都》等歌曲时,话题#新年夜十万五月成都热狠的#也成为了热搜话题。
《天府卷轴》
科技赋能传统年味,成都充满年味氛围。 难怪连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发言人华春莹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对成都举办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活动表示赞赏。
这个春节,成都多地上演喜庆场面:武侯祠·成都庙会由《空城计》、《卧龙腾飞》、《蜀汉风光》等15个主题灯光组、14个氛围灯光组联合打造”和“扇子之美”。 多维场景; 金沙太阳节除了欣赏古蜀灯、探索印度、体验有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包括金沙花市; 天府双塔上演了一场色彩缤纷的春节主题光影秀,令人惊叹的龙年主题图案和对联福字一一出现,点亮了城市的夜空。
2024武侯祠成都庙会,现场“欢乐小神仙”
金沙太阳节花车巡游表演
“地坛公园庙会是我们老北京必去的新年庙会,这是我第一次在成都庙会感受到正宗的成都年味,这里的气氛非常好!” 来自北京的游客吴艳女士在灯笼前合影留念。 感叹成都庙会将三国文化与庙会习俗完美融合,令人大开眼界。 来自上海的游客王静女士感叹道:“金沙阳光节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惊喜。 这里有很多我们平常看不到的特殊文化。 我会推荐给我的朋友,让他们也能体验一下成都的年味。 ”。
千人齐聚吃年夜饭,大家争相拍照
年味、科技味、时尚味……花哨的玩法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 这个除夕夜,成都用多元的创意、丰富多彩的活动、独特的年俗、温暖的关怀,在每一条街道上打造新年。 带着新年的热情和家的气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感受到成都的城市魅力。
02
它有多受欢迎?
如果说除夕是一个起点,那么春节期间成都480余场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新年主题活动,以新口味、新时尚、新玩法,掀起了全国狂欢热潮。
从初一开始,洛带古镇每天早上,“诸葛先生”都会手持羽扇,主持“曾子场”的开业仪式,让游客了解“曾子场”的历史文化。曾子昌”在洛带通过沉浸式表演。 。 饰演花蕊夫人的邹凤瑶每天与游客互动,下棋。 “我很高兴能够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给大家带来欢乐。”
洛带古镇
或许正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洛带古镇连续四天(大年初一至初四)成为四川省游客人数最多的“人气王”,并且排名第一春节假期前六天旅游接待量持续回升。 向前。
在成都市各区(市)县,过年也是一件热闹又热闹的事情。 逛古镇、赏灯、逛庙会、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活动成为最受欢迎的节日文化旅游产品。 民间音乐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上成都街头,出现不少结合当地特色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如2024中国成都东安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首届元宵节以及第53届成都国际熊猫灯会。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天府美景呈现在游客面前。
都江堰春节活动现场
数据显示,春节前6天,成都A级景区接待游客849.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878.4万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16.5%和71.5%。古镇、安仁古镇、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排名靠前成都,分别接待游客50万人次、49.9万人次、46.8万人次。
“2月16日及之前的预约已经被预约了,现在只能预约2月17日的时间。” 2月12日上午10点,在成都博物馆门口等待入场的浙江游客王先生对前来咨询的游客说道。 今年春节期间,这样的火爆场面并不少见。 成都多家景区继续激活“大家跟风”模式。 熊猫谷、都江堰等景区门票已连续多日售空,“吃紧”。 四川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参观人数已达到承载上限。
游客排队进入成都博物馆
游客在成都博物馆参观展览
与此同时,多元化的文旅业态在今年春节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夜间文旅消费业态成为主流。 例如,乘坐游船,欣赏沿岸闪闪发光的夜景。 截至大年初六,锦江夜游及岸上业务游客总数为29.06万人次,收入较2023年春节增长近45%。
这个春节成都有多火? 大数据有答案:2月13日至2月15日,成都东站连续三天成为全国发车最多的火车站。
03
消费有多“火爆”?
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带动消费繁荣。 去哪儿平台大数据显示,成都不仅在热门目的地中排名第二,还在“00后最喜欢的城市”中排名第一。 例如,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公园大年初四至初六连续三天单日客流量超9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创下了单日客流量新纪录。近年来春节假期客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从数据来看,20-35岁游客占比36.20%,35-55岁游客占比43.56%。 “青春活力”的氛围扑面而来。
年轻人来成都也带动了会展、吃住等文旅消费的持续增长。 从实际预订情况看,京津冀、长三角、成都都市圈等地区酒店、门票等相关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2倍。
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人头攒动
春熙路商圈一家火锅店,食客在门口排队
春节期间,拖着行李箱去餐厅品尝美食的顾客并不少见。 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刚从江苏南京乘飞机抵达成都的李女士拖着行李箱来到春熙路。 “来餐厅吃饭的很多都是外地游客,拖着行李箱过来。春节期间,客人数量比上个月同期增加了一倍多。” 春熙路一家餐馆的经理曾先生说。 。
平台消费数据还显示,成都春节假期日均消费同比增长35%,较2019年春节增长150%,消费规模位居全国第四。 成都外地游客就餐订单量同比排名全国第二。 增幅超过210%。
“过年出行”的人越来越多,“满堂红”成为关键词。 “春节前,酒店、民宿的预订就开始升温,一直持续到现在。” 一位酒店服务人员说道。
春熙路商圈
不少热门地区的酒店均表示,直至大年初七均已订满。 OTA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7倍以上。春熙路步行街、成都东站、天府广场、武侯祠等是酒店预订热门区域。 很多人来到成都成都,生活在繁忙的城市里。 选择。 另一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成都“大熊猫主题民宿”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三倍。 除了本地游客,北京、上海、广东、重庆、陕西等地的游客也喜欢跨省看大熊猫、入住熊猫主题民宿。
春节期间,不少游客选择来成都体验“成都年味”。 在青羊区文殊坊街区,地道的当地小吃、美食和休闲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截至大年初四(2月13日),该街区游客量突破83.4万人次。 榆林附近的咖啡香浓,茶香浓郁,反映出成都文化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其中,部分茶馆、咖啡店春节期间客流量增长3-5倍,部分茶馆春节期间7天营业额达5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 李艳琴
于蔓歌 编辑
(下载红星新闻并提交报道即可赢取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