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秋招人出门能带多少份简历?
不久前,微博上的一个话题引起了热议——#秋招人出门能带多少份简历?#
一位小伙伴展示了她外出的基本配置: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同学评论:我也是这样,遇到一个给一个。
还有同学在简历上就花了不少钱:
更有大把人感叹:今年的工作不好找!
在当前求职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简历再多也治不了拿不到offer的根本,毕竟大家看的是简历的质量而不是看你投递了多少家公司。
简历质量高,多投就会收获高回复率;简历质量不过关,投递再多也是徒劳……
那么,大家如何才能提高投递效率,打破高投递、低回复率的窘境呢?
作为进入面试的敲门砖,写好简历不容忽视,只有会写简历的人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简历万能转化公式
写简历的核心思想,不说废话,换位思考。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我们投简历的目的是获得面试机会,而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 HR 筛简历,这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简历是被选中还是被无视掉。
简而言之,既然决定简历去留的是HR,那我们就一定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 HR 的角度去思考他想要什么样的人才。
其实 HR 想要什么人才都已经明明白白的写在了招聘的 job description 招聘需求上面,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去把岗位 jd 包装成我们的简历亮点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我们从 JD 当中简单提炼出两点要求,然后我们把它转化为简历的内容,那通常大家会这么写,精通PPT, Excel 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这么说,说不出哪里不好,但是过于表面,缺少真实感和厚重感,就是那种听上去不像是假话,但又没那么真实,好像说了跟没说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总结出了一道进阶版的万能转化公式,叫做灵魂三问,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如何?
做了什么?用乌普萨拉模型分析星巴克在全球化路径当中所碰到的困境。
怎么做的?通过 Excel 统计和分析数据,使用 PPT 总结和展现调研结果。这里提一下,如果是面试外企,记住要把 PPT 改成 Powerpoint 做的。
如何获得全班第一的成绩,或者是小组第一名,或者是获得了导师嘉奖?
那以上的分析是针对那些对于求职有明确目标的候选人,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岗位,我们一样可以举一反三,根据你想进入的职业方向去撰写。
#2
简历模块的优先级
以及排版顺序
一个 HR 收来的简历,那真的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甚至会有候选人喜欢通过简历的排版和格式上去出奇制胜。
但是 HR 喜欢的简历到底长什么样呢?就是这种白纸黑字模板,条理分明,能够让 HR 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
先简单介绍一下简历的排版,一共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技能证书及兴趣爱好和自我评价。
应届生的简历建议就按照刚才所说的顺序依次呈现在简历上,然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简历的长度,一页纸就可以了,这个长度是 HR 最喜欢看的,不会显得过多,也不会显得内容太少。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讲一下每一个模块的书写技巧和规范。
#3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一定要放在简历上最上方最显眼的位置,写上你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邮箱。邮箱最好是以个人姓名去命名的,邮箱许多候选人也拿不准是否要在简历上放照片,其实遵循两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就可以了,面民企和国企推荐放照片,面试外企推荐不放照片。
撰写中文简历建议放照片,英文简历推荐不要放照片,如果放照片的话,请一定使用在专业照相馆拍摄的证件照或者是简历照,千万不要使用生活照或者是自拍照。
#4
教育经历
教育经历要写上自己的最高学历,如果最高学历高于本科,就写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如果大学期间有交流交换的经历,也可以写在教育经历这一个模块当中,但基础教育经历最好不要超过 3 条,因为 HR 最好能够一眼就看出你的整个学历背景是什么样子,不要让 HR 在这个简单的环节去做过多的思考。
那么除了写学校专业学历、入学时间和毕业时间以外,在教育的这个模块还可以写上你的 GPA 、荣誉奖项、相关课程等等。
荣誉奖项方面建议大家挑几个有含金量的去写,一些优秀学生的简历,经常将荣誉奖项写得满满的,好几行字,其实对于 HR 来说,这个信息的含金量有限,这样写比较冗余。
#5
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是简历的主体内容,尽量让它的篇幅能够占到一整份简历的 1/ 3 到 1/ 2。如果你的工作经历比较丰富,尤其是如果你有一段较短的工作经历,且这段经历和你的所申请工作的方向并没有任何关系,可以在简历上不写,然后到面试的环节当中再跟对方去解释这段时间你在做什么。
接下来我们把它简称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是简历上的主体内容,对于已经毕业的人,这段经历主要是体现工作经历。对于还没有毕业,在实习过程当中的同学,这段经历可以叫做实习经历。
如果两种经历都有,且都想在简历上体现这一个模块可以叫做工作和实习经历。通常来说,每一段经历建议用 2- 5 句话来进行详细的描述。每一句话用一个小黑点区分开来,建议按照不同的工作内容分类来写招人,这样可以避免交叉和重复。
那接下来重点就来了,大部分人写简历都可以将什么学校什么背景填写得很好,但一旦到描述某一段工作的时候就一筹莫展。
请大家记住描述经历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具体内容加量化结果。
具体的工作内容可以用一些动词加以描述,便于展示你的工作能力,比如完成推进、总结执行、开展协调、挖掘、分析、解析、检查等等。
注意,用不同的动词可以去体现不同的能力维度,而量化结果尽可能用数字去展示。
举个例子,负责撰写高质量原创文章,每周完成两篇原创推文,平均阅读量3万+。
如果你的工作或者实习经历较少,甚至是零经历,可以将工作经历这个模块改为活动和组织经历,或者是校园经历,写上一些校内外参加或组织过的活动经历,或者是学校内的项目课程报告、专业技能和兴趣爱好。
专业技能可以从技能、证书、语言这三个维度去简单描述,并且在每一项技能的后面用括号来展现自己对于这一项技能所掌握的熟练程度。
每一个类型的技能最好篇幅上不要超过一行,如果你所在的学科技能非常的多种多样,必须超出一行,那就尽可能的写满两行。
#6
技能&兴趣
很多小伙伴喜欢在自己的简历上着重展现个人的兴趣爱好,爱唱歌、爱读书,但其实这一类型的兴趣爱好跟你正在面试的岗位相关性,在整份简历内容上可以说是最薄弱的。
自我评价可以适当的写一些,从侧面去展示你的性格和品质,例如阅读,热爱社科类书籍,每年这个类目下的阅读量超过 20 本。写作个人微信订阅号关注者 1, 000 +或者阅读总量超过 5, 000 都可以。
#7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其实对于 HR 来说,看上去除了在一股脑的自夸,并没有特别强的说服力。
写自我评价如果能做到有理有据,用事件和数据去添加描述,这样的自我评价写出来才会非常的能够打动对方,例如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在大三期间组织两个校园社团。
简单来说就是你告诉别人你很会切菜,人家可能半信半疑,但如果你说上次你去参加了一个切菜大会,一小时切了 500 颗白菜,还拿了冠军,那大家就会觉得,哇,果然你很会切菜。
如果觉得你说整个大学期间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没有任何能够拿得出手的成绩,应该怎么办?
没关系,不是只有获奖才算得上成绩招人,归纳和总结自己人生当中做过所有值得拿出手的东西,是写简历的必经之路。
即便是你在总结之后发现确实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也不要紧,此刻立刻马上去参加学校里的社团,同时在课程和项目上多多的表现自己,在 1- 2 个月之内,你就会有非常多的经历值得写在简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