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引见 (成都杜甫草堂景点介绍)

admin5个月前 (12-22)成都资讯20

本文目录导航:

成都杜甫草堂引见

1、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旧居。

杜甫先后在此寓居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管,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2、草堂占低空积近300亩,完整保管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修建格式,修建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3、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包全单位,首批国度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包全单位,国度AAAA级旅行景区,是中国规模最大、保管最完整、出名度最高且最具特征的杜甫行迹遗址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2018年10月11日,中选“全国中小在校生研学通常教育基地”名单。

成都杜甫草堂引见 (成都杜甫草堂景点介绍)

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哪个市区

坐落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的杜甫草堂博物馆,承载着唐代平凡诗人杜甫在蓉城的足迹。

这里曾是他寓居四年,灵感暴发,创作出240余首诗篇的宝地。

韦庄这位唐末诗人的发现与修理,使这座旧居得以留存,历经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修理与扩建。

博物馆占地约300亩,完整保管了明朝弘治十三年和清朝嘉庆十六年的修建面貌,古朴典雅的修建格调与粗劣幽深的庭园井水不犯河水,被尊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宝。

1955年,这里设立了杜甫纪念馆,并在1985年正式定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为了纪念和钻研杜甫文明的关键场合。

杜甫草堂博物馆简介

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平凡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旧居。

公元759年夏季,杜甫因规避安史之乱,从陇右迁往蜀地,亲手建造了一座茅屋,即驰名的成都草堂。

在这里,他渡过了将近四年的光阴,创作了240多首传达千古的诗歌,使这个中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关键位置。

五代诗人韦庄发现了草堂遗址,并从新修理,通过宋元明清历代的修葺扩建,杜甫草堂逐渐演化成一个集纪念祠堂与诗人旧居面貌于一体的古典名胜,其修建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美。

1961年3月,国务院将其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包全单位,彰显了其历史与文明价值。

1985年5月,为了更好地包全和传承这份历史遗产,杜甫草堂正式转型为杜甫草堂博物馆,成为现存杜甫足迹中规模最大、保管最为完整且独具特征的代表。

当初的博物馆内,游客可以观赏草堂大廊、诗史堂、工部祠、杜甫诗意画、草堂寺以及浣花祠等泛滥景点,深化了解杜甫的生存和创作环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