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 政校企合作搭桥,招聘需求过万人!220余家知名企业“炒热”烟台理工学院校招现场
“金三银四”,招聘季冲上话题热榜,着眼烟台,此时的“校招”正如火如荼。
3月29日,烟台理工学院举办的2025届春季校园招聘系列活动向毕业生释放出大量“就业利好”,220余家知名企业进校同步开招,以“留在烟台 青春无忧——千企万岗进校园”为主题,以大型招聘会、政校企座谈会及莱山区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推介会三大板块为支撑,通过“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将传统招聘会升级为覆盖职业发展全周期的就业赋能平台。
220余家企业人才需求过万人
校长、书记调研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一早,烟台理工学院大学生文体中心就支起了招聘摊位,5053名毕业生带着简历,从此出发迈出了就业的第一步。
220余家知名企业在此次招聘会上释放出800余个就业岗位,涵盖金融、信息技术、机械、智能制造、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人才需求超10000人。
人头攒动的现场,烟台理工学院校长、书记带队开启现场调研。对于这场招聘会,校长于光辉定下调子:“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重要事项。”
环顾现场有序进行的招聘流程以及双向奔赴的企业和毕业生,于光辉告诉记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准备,采取了多项促就业的举措,“我们对就业非常重视,近年来针对社会的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力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强化与企业的连接,打通招生、就业、培养的联动机制,从源头抓起,全过程、全员促就业。”
在校领导与毕业生面对面时,话语间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树立信心”。于光辉也谈到了一些建议:“就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希望毕业生能针对各自兴趣爱好,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积极采取行动,先就业、后择业,拓宽信息渠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同样,烟台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盛国军也表示,希望通过招聘让毕业生融入社会,扩大视野,将所学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服务社会,创造个人美好的生活。
deepseek等人工智能被用于辅助岗位筛选
“发展前景”仍旧是学生择业重头
对于毕业生来说,“校招”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贴合专业的选择。
车辆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刘霁晨站在几个摊位前拍着企业岗位简介的照片:“看到有合适的就先拍下来,回去再进一步了解。”拍照间隙,他向记者解释着。
面对校招现场如潮水涌入的大量招聘信息招人,“人工智能”成为毕业生筛选企业岗位的有效手段。刘霁晨就会用到时下热门的deepseek辅助筛选:“比如说有两个差不多的公司,我会问问(deepseek)分别怎么样,这个公司的发展历史、成立时间,甚至营收状况,都可以查得出来。”
在筛选过后,刘霁晨的关注点放在了岗位所属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规模上。“也关注薪资,但看下来薪资都差不多,普遍在4000到6000之间,因为刚毕业,我个人感觉对起步薪资不必看得过分重要。” 他告诉记者,相较于起步薪资,自己更会关注岗位的后续薪资发展,“我也会去一些招聘的小程序、网站上搜一下,这些公司岗位在招聘有经验的人时提供的薪资水平,这样可以大概了解转正之后以及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可能薪酬。”
不难看出,到了信息爆棚的2025年,每一个应聘者都对应聘流程有了深入了解。刘霁晨坦言,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规划课,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规划职业、如何应聘岗位,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企业看中实践能力
直言毕业生应聘规划较往年务实
一张写着“双休”两个大字的招聘信息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咨询。招聘启事下方,玲珑集团下属的中路慧能检测认证科技有限公司HR方静正在回复着应聘学生的问题。
在方静看来,毕业生们虽熟知应聘流程但第一次站在迈向社会的关口,在全媒体信息时代,受大量就业环境等因素影响,仍难免让他们产生迷茫情绪。“目前咨询最多的是薪资和晋升途径,包括入职后的工作规划。”方静说,相较前几年招聘情况来看,今年毕业生的规划较为务实,对起步薪酬的要求也稍有下降,更有许多学生看重“双休”与否,明显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规划越来越清晰。
对于企业来说,生源“匹配度”仍旧是他们招聘的关键。“过来之前,我们对学校生源作了了解,在确定专业与企业的匹配度相近后,确定来校招人。”方静拿着一沓简历告诉记者,在招聘会开始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已经筛选了10份简历,其中看中的仍是毕业生的能力,而体现这些能力的,是他们的社会实践和竞赛经历。
与往年不同,在应聘咨询的学生中,不乏一些仍在读大一、大二的学生。
“这是以前很少见的,也能看出学生对职业规划有了提前准备的意识,他们会来问企业对应聘者的期望,确定各自准备的方向,我觉得这一点很好。”招聘方如是说道。
政校企合作千方百计促就业
为人才搭桥引路
与招聘会同步举行的还有“莱山区2025年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推介会”和“留在烟台·青春无忧——千企万岗进校园”烟台理工学院政校企座谈会,通过推介、座谈,向毕业生介绍城市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公布2025年莱山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榜单,解读青年人才政策;于光辉在政校企座谈会上还全面介绍了烟台理工学院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校区建设等基本情况及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
政校企合作促就业,在此次招聘会上就有具体实践。招聘会现场,招远市人社局人才服务科科长安杰介绍,为了引进更多的青年人才,招远市重点筛选出了八家和烟台理工学院专业对口的重点企业,携带80个招聘岗位来烟,计划招聘160多人。由政府牵头招人,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
面对吸引人才留烟,烟台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服务科科长刘东辉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近几年烟台市出台了系列的烟台人才政策,对大学生留在烟台就业,提供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包括人才公寓在内的补贴政策。针对高校毕业生,还专门推出了驻烟高校专属人才政策,比如毕业年度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烟台人才交通卡免费乘坐公交车,求职可在烟台免费入住七天。”
政校企合作,为人才搭桥引路的同时,也让高校专业越来越趋向社会需求,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用专业知识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宫欣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