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甪说法|警惕!“黑中介”招工诈骗陷阱
面试邀约主动上门
岗前缴费暗藏玄机
试用标准云山雾罩
培训费用有去无回
......
时值春暖花开,正是“金三银四”招聘旺季,劳动者寻觅心仪工作的求职路上,也要小心不法分子暗中挖“坑”。
今天,小甪就邀请了普通重大犯罪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康国瑞分享一起招工诈骗案件。
案情再现
被告人刘嵩(化名)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的招工信息,以“高时薪”为诱饵,吸引求职者浏览访问。求职者与刘嵩联系并表达求职意向后,刘嵩将求职者约到指定地点面试。在面试期间,刘嵩以该工作需要交纳“报名费”、“名额费”等理由骗取每位求职者交纳每人350元左右的费用,并承诺求职者入职后工作满一定时限可以退还这笔费用。
收取费用后,刘嵩并没有按照承诺的“高时薪”为求职者介绍工作,或将求职者转手给其他中介招工,或让求职者自己前往工厂参加面试。求职者意识到被骗后向刘嵩索要已支付的“报名费”、“名额费”,刘嵩通过拉黑微信、屏蔽消息等手段与求职者断绝联系,或者采用拖延等方式消极应对,不予退款。
公安机关在侦办该案过程中,发现刘嵩没有相应的“高时薪”职位资源,而长期在网上发布此类招聘信息招工,巧立名目收取求职者费用。收取费用后不会为求职者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当求职者要求退款时刘嵩推脱不退,非法获利五万余元。
2025年1月26日,刘嵩因犯诈骗罪获刑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请问检察官,招工诈骗的常见套路有哪些?
先以轻松高薪的工作吸引求职者面试;面试时巧立名目收取求职者费用;收费后介绍求职者做与招聘信息完全不符的工作,或者以入职需要时间、需要办证件、需要实习为由拖延时间;当求职者意识到被骗要求退款时,“黑中介”通过拉黑、屏蔽等方法“失联”。
“黑中介”通常以哪种名目骗求职者交钱?
常见的名目如:报名费、办证费用、体检费用、购买被子的费用、材料打印或拍照费、住宿费押金等。
“黑中介”从招工诈骗中能够获得哪些利益?
黑中介的诈骗手段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以服务费、押金等名义向求职者收取费用,通常虚假承诺"入职后可全额退款",但实际上“黑中介”并无退款打算;其二,虚构高薪岗位诱导求职者面试后,安排求职者从事与招聘信息严重不符的实际工作岗位,从中收取实际用人单位支付的中介费。
检察官提醒
求职者在求职时要擦亮双眼,学会辨别虚假的招工信息,对于薪资与工作内容明显不对等的岗位要提高警惕,检察官提醒求职者在求职中关注以下问题,防止落入“招工诈骗”陷阱:
1.通过对营业执照的查询核实用人单位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企业官网、天眼查等平台核实用人单位的注册信息、办公地点、联系方式是否真实。
2.拒绝预先缴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财物”,如果在求职中遇到交押金、保险、办证费等费用时,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3.警惕“低门槛高薪”陷阱。如果遇到入职门槛、工作内容与薪资报酬之间明显不相匹配的招聘信息,须格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