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 南方网评:招聘不是“看脸”的秀场

admin9小时前其他招聘32

近日,求职者陈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自己在Boss直聘上看到深圳某财务管理公司在招聘文员,于是联系了对方,结果对方直接回复“不行,太丑了”,相关帖子引发关注。

招聘 南方网评:招聘不是“看脸”的秀场

陈女士找工作时被评“太丑了”。图源:原帖截图

文员岗位的核心能力本应是办公软件操作、文件整理、沟通协调等职业技能,而非外貌条件。然而,近年来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却将“形象气质佳”作为硬性要求,甚至成为筛选简历的第一道门槛。社交媒体上,类似的控诉并不少见,有人因照片不够精致被HR直接忽略简历,有人因长相显老在面试中被淘汰……这种将求职者简化为“视觉符号”的行为,不仅是对岗位职责的误解,更是对个体尊严的践踏。

更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企业对此事的冷漠态度。当记者采访该公司负责人对于为何评价应聘者“太丑了”一事时,其表示“别人回的,下面那个人”,并反复强调“不用管它,就这样就行了,当作没看见,没关系的”,甚至指责网友“吃饱了没事干”。这种推卸责任的傲慢态度,既无对错误的反思,更无对受害者的歉意,不仅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对求职者权益的漠视,也折射出部分企业“高高在上”的扭曲价值观:求职者多的是,不愁招不到人。

企业的傲慢态度,更暴露了法治意识的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就业招聘,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尽管法条未明确列举“外貌”,但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指出,与工作内在要求无关的身体特征歧视可构成侵权。然而,由于举证难度高、赔偿标准低、执法主动性不足等原因,导致维权成本与收益严重失衡,“颜值门槛”仍以各种变体存在于职场,形成了一套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此次事件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更在于它撕开了这层遮羞布,将平日隐形的就业歧视赤裸裸地文字化了。

招聘的本质是人才与岗位的匹配,不是“看脸”的秀场,而是能力与价值的竞技场。陈女士将遭遇公之于众的勇气值得肯定,当4800条评论汇聚成声浪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个体的声援,更是对职场文明底线的集体捍卫。当然,打破这种困局,仍需多方共同努力。首先,相关部门应完善针对就业歧视的规范体系,将各类歧视行为予以类型化,明确规定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要求,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企业严肃问责招聘,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其次,平台应建立更严格的反歧视审核机制,对违规企业实施流量降权、“黑名单”等实质处罚,以儆效尤。再者,对企业而言,尊重求职者不是“高标准”,而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在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工作体验的今天,摒弃偏见、恪守法律与道德底线,平等对待与尊重每一位求职者,企业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与社会的认可。

就业是民生之本,公平是职场之基。唯有法律亮剑、监管发力、平台担责、企业自省等多管齐下,让能力与努力成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尺,才能真正构建公平、健康的就业环境,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在阳光下体面求职。

撰文 陈长

相关文章

国企招聘 3 名普通本科生,舆论炸锅!官方回应来了

国企招聘 3 名普通本科生,舆论炸锅!官方回应来了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国能置业)2025 年校招名单引发轩然大波。在这份名单中,3 名分别来自绥化学院、西安外事学院(民办)、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民办)的本科生,与 13 名来自华北电力大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