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中医药产业入选“一县(区)一品”特色县
近日,四川省商务厅公布了《第一批四川省市场采购贸易“一县(区)一品”特色县(区)名单》,彭州中药产业入选其中。
彭州中药产业有哪些优势?
关注鹏姐了解更多
药材资源丰富
为中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彭州位于成都市西北部。 素有“天府金鹏、四川富贵”之称。 北依龙门山,南接成都平原。 海拔落差4300米,山地、河谷为主,平原广阔。 构成一幅自然的立体山水画。 在这些U形河谷、云海、峡谷、瀑布等自然奇观中,生长着川芎、黄连、金银花、重楼、“三木药材”(栓柏、杜仲、厚朴) 。 )及1000多种中药材。
水土养人,山水产药。 中医里有“道地药材”一词,是指在某个地方出产的某些品质比较高的药材。 因此,不同地区生产的同一种药材往往品质不同。 例如,彭州早在唐代就开始种植药用牡丹等中药材。 到了明代,敖坪镇已被誉为“川芎之乡”。彭州医药销售招聘,疗效好。
彭州依托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发展了中药研发和制造产业。 1921年,四川省第一家现代化制药厂——济生制药厂在彭州成立,拉开了四川近代中药制造的历史,标志着中药现代化、集中化、企业化、现代化的开始种植和生产。 走向规模化生产之路。
此外,成都第一制药厂、四川中药厂(丽珠光大)、四川绿色制药(新绿制药)等企业也相继落户彭州,夯实了彭州现代医药制造业的基础。 这些企业秉承当地名医唐宗海首创的中西医结合理念,以中西药制造融合为发展目标,为中医大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目前,彭州已建立了以川芎、黄连、“三木药材”为主的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基地。 各类药材种植面积13.62万亩,总产量3.5万吨,产值10.15亿元。 其中,川芎种植面积6.2万余亩,产量1.8万吨,产值2.52亿元,约占全国四分之三。 “彭州川芎”已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注册并受到保护。
完整的产业链
彭州中药产业基础雄厚
近年来,彭州市坚定把中医药健康作为本市特色产业。 以天府中药城为主阵地,规划建设“一城三区”,打造彭州中药“育、研、产、贸、药、耕”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实现“植物、药物、医学”三大联系。 “中药”也成为彭州的区域品牌。 从“养在闺中、默默无闻”到“传承为世界名品”,彭州中药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意识。
作为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中药产业园之一,天府中药城的实力不容小觑。 聚集了200多家医疗健康企业、115家上市公司。 有中药配方颗粒、抗病毒颗粒、氢溴酸异氰酸酯。 拥有碱注射液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产品10个彭州医药销售招聘,以及“济生堂”、“川吉”等百年品牌,形成了独特的中药产业集群。 2023年,天府中药城将实现中药制造产业产值100.05亿元,同比增长10.88%。 中药规工业产值位居全省前列。
天府中药城还与中国药科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成都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4个(其中国家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级和省级创新平台)。 13)、具有独立开发新药的能力。
从种植到生产,天府中药城已具备相当规模和实力。 处于生产链末端的中药贸易依托58万平方米的成都国际医药港,吸引了四川本草堂药业等42家贸易企业和384家贵中药贸易商。 仅2022年,医药贸易流通量就达44亿元。
短短几年时间,彭州已成为全省中药产业起步最早、综合实力最强、三大产业链最齐全的地方。 中药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区县前30名。 荣获“中国最具特色生物医药园区”、“最具投资价值园区”等荣誉称号。
2021年,成都市金牛区与彭州市牵头签署《市场采购贸易发展合作协议》,加强区域合作,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实现发展联动,构建共建共享的‘圈层互动’系统。” 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至2022年,彭州市通过成都市金牛区市场采购中心平台,成功吸引11家外向型贸易企业,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积极运作,共享市场采购贸易分红,促进了彭州对外贸易。 稳定的增长。
下一步,彭州将有效发挥市场采购贸易和外贸创新的“走出去”示范带动效应,继续做强中药产业,增强产业聚集、产品出口和品牌知名度,促进更多“彭州制造”产品通过市场购买。 贸易走出去,用好“一县(区)一品”牌子,切实提高县(区)一级市场开放水平。
▼
过去的亮点
▼
彭州本地通票
有趣、有趣、有启发性
随时随地了解彭州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