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 90%的HR招人都踩过的坑,本季度预算见底才懂的快速识人法
全文2599字 阅读时间5分钟
面试,一场博弈。你想挑选最佳人选,对方却想呈现最佳形象。
如何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看透一个人?这是每个招聘者的终极难题。
但其实,只要问清楚几个关键问题,你就能洞悉应聘者的真实水平。
01
PDCA跨度揭示思考深度
想看透一个人的业务理解深度?观察他的PDCA跨度。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经典模型: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一个人能胜任的PDCA跨度越长,说明他的思考和规划能力越强。
普通销售每天打电话拜访客户,一天就是一个PDCA循环。
而优秀的销售经理,能够规划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的销售策略,这就是更长的PDCA跨度。
面试时,不妨这样问:
你能分享一下近期完成的一个重要项目吗?
从最初的计划到最后的复盘总结,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通过应聘者的回答,你就能判断出他习惯以多长的周期来思考和规划工作。
这直接反映了他的思考深度和管理能力。
02
成功案例展现真实水平
经验有四个层次:学过、做过、赢过、教过。
面试中,很多人只会谈"做过什么",却无法证明"赢过什么"。
真正有实力的人,总能举出成功的案例。
不要问"你会怎么做",而要问“你曾经是怎么做的"。
前者得到的往往是美化过的假设,后者才能看到真实的能力。
比如招聘一个营销经理,可以这样问:
你能分享一次成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经历吗?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最后取得了什么效果?
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你不仅能看到应聘者的实际能力,还能了解他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
流程起止点体现思考广度
优秀的人才,总是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不仅关注自己的工作,还会考虑上下游的影响。
想考察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看他如何定义工作的起点和终点。
以招聘经理为例,平庸者可能认为工作起点是发布招聘信息,终点是完成面试。
但真正优秀的招聘经理会将起点定义为了解用人部门的需求,终点则是新员工顺利通过试用期。
面试时可以这样问:在你看来,一个完整的招聘流程应该包括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点是什么?
通过应聘者的回答,你就能判断出他是否具有全局思维,是否能看到表面工作之外的价值创造过程。
03
细节追问识破简历造假
简历造假屡见不鲜,如何火眼金睛?答案是:追问细节。
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张冠李戴,这些常见的造假手法都难以经受细节的拷问。
因为,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
面试官可以不断追问项目细节:
当时的KPI是如何设置的?你联系的主要供应商有哪些?你接手前的采购成本是多少?
如果是真实经历,应聘者往往能够对答如流。
如果是编造的,很容易在细节上露出破绽。
还可以试着"切割"应聘者和他的上级:
你和上级在这个项目上是如何分工的?有没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这种问法能有效识别那些把上级功劳据为己有的行为。
04
软技能决定长期表现
硬技能让你胜任工作,软技能则决定你能走多远。
很多人技能出众却难以协作,或是无法坚持,最终难成大器。
因此,面试中不能只关注硬技能,还要着重考察软技能。
但如何考察软技能?关键是看行为,而非听表态。
比如考察销售的软技能,与其问"你是否善于沟通",不如问"你曾经如何说服一个很难打动的客户?"
前者容易得到场面话,后者才能看到真实的行为模式。
05
动机决定未来走向
找到合适的人才只是第一步,留住人才才是真正的挑战。
而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了解他们的真实动机。
人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五类:情感、发展、健康、家庭和收入。
面试中,可以让应聘者对这些因素进行排序,了解他的真实诉求。
比如这样问:在薪酬、发展空间、工作氛围、工作强度这几个因素中,你最看重哪些?能不能排个序?
然后追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你做过哪些努力?这能帮助你判断应聘者是否言行一致。
最后,坦诚地问:你希望公司能给你提供什么?
这不仅能了解应聘者的期望,也是达成"心理契约"的好机会。
06
价值观决定能走多远
在一个团队中,价值观的契合度往往决定了合作能走多远。
很多面试官喜欢委婉地"暗示"公司的价值观,比如:你愿意加班吗?
你会大手大脚花钱吗?但经验丰富的应聘者往往能猜到"正确答案。
与其猜来猜去,不如开诚布公。
直接告诉应聘者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我们是一个创业团队,工作节奏很快,可能需要经常加班,但成长也会很快。
你能接受这样的工作强度吗?
或者:我们公司的理念是极致性价比,所以在成本控制上非常严格。
你认同这种做法吗?
这种坦诚不仅能帮助你找到真正契合的人才,也能避免日后因价值观不合而产生的摩擦。
07
结语:对的人胜过一切
招聘是一项投资,而非支出。
找到对的人,能让你的团队如虎添翼招人,招错人,却可能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宁可多花时间挑选,也不要匆忙决定。
因为当你遇到对的人,你会发现很多管理难题迎刃而解。
他们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主动解决问题,让整个团队的工作氛围都变得轻松愉快。
正如管理大师宁高宁所说:人对了,什么都对。空气都是对的。
所以,在招聘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宁愿花一个月看上千份简历,面谈几十个小时,也要找到最合适的那个人。
因为招不到人只是一个问题,招错人却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问题。
一场面试,只要问清楚这几个关键问题,你就能大大提高选人的准确率。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团队找到真正的"对的人"。
08
金句提炼
1、招人不易,钱花了不少,合适简历无几,面试相谈盛欢却遇刷简历者,重金挖来的高手也可能不称职,本季度预算见底,快速识人招人是关键。
2、选人除硬技能,软技能、求职动机和价值观也重要,这才是全面考察人才的正确方式,莫只看表面,要深入挖掘。
3、看一个人的才干和思考深度,就看他能胜任工作的PDCA跨度,不同层级对应不同跨度,这是识人的有效方法。
4、经验有学过、做过、赢过、教过四层,招管理者不仅要看做过招人,更要看赢过、教过,这才是深度的考量。
5、辨别简历造假,追问细节、向前核实、对比细节,熟悉业务流程是必备,想找高手自己先得是高手。
6、招错人会带来无穷问题,花大力气招人是值得的,宁愿花长时间找对人,也不要随意招人后后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