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招人,该要态度好的,还是能力强的?
我最近在读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2:理解商业世界的本质》,获益良多。满分如果是10分的话,我愿意给这本书打至少9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讲一下:如何利用升维思考,来解决复杂的商业难题?
以一个问题做切入:公司招人,该要态度好的,还是能力强的?
这极难回答,因为问题本身就不科学。
一、降维提问,反而让事情更无解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喜欢降维提问:
这种问题,其实是把原本两个维度的事情,强行扭曲后,降到了同一个维度,逼着你取舍。
找女朋友,我为什么不能努力找一个既漂亮又温柔的呢?
公司招人,该要态度好的,还是能力强的?这个问题,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表示:
问题的本身就在暗示你:要么态度好,要么能力强,要么态度、能力都折中,反正不可能让你找到态度好能力还强的。
但实际上呢?态度本身就是一个维度,这个维度的一端是“态度好”,另一端是“态度差”;而能力是另外一个维度,这个维度的一端是“能力强”招人,另一端是“能力弱”。
态度和能力,是不应该放在一条线上“二选一”的。
比如阿里巴巴,把员工分为4类,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分类中:
把强行降维的问题,还原到二维的层面来考虑,事情就比较好解决了。
“要态度好的,还是能力强的?”这个问题就会变成招人,明星、小白兔、土狗和野狗,这4种员工你更想要哪个?
二、态度好与能力强,到底怎么选?
毫无疑问,明星态度好、能力强,是最优秀的员工,所有老板都想要。但明星注定是少数,都被大厂高薪留任,几乎不可能招得到。
那怎么办?只能先退而求其次,考虑小白兔、土狗和野狗,看能不能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明星。
那培养谁呢?
这时候再去做选择,就需要在能力、态度这两个维度之外,再引入第三个维度——可塑性。
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能力更可塑,还是态度更可塑?
答案是能力。
人与人之间,当下的能力水平也许是有差别的,但是“能力天花板”的差异却不大。而且,大部分人离自己的“天花板”通常还很远。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态度端正,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但是态度就不一样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德行、态度,是由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塑造的,一旦形成闭环,非常难以改变。除非遇到一些重大的人生变故,否则大部分人会一直固守自己的信仰、价值观、习惯。
所以,在态度、能力、可塑性这3个维度下,考虑要招什么样的员工,答案就相对清晰简单了:
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
主要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时,要避开那种强行降维、把事情简单化、无效化的思考方式,而是要学会在多维层面做分析、下判断。
关于《底层逻辑2:理解商业世界的本质》这本书,我已经写了6篇文章: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