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每日一练(10.4)

admin7个月前 (10-04)其他招聘45

☆☆☆☆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笔试练习题(10.4)

每日一练

1.《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属于下列哪个教育思想。(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教学相长

C.启发式教学

D.循序渐进式的学习

2.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的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埃及

D.印度

3.我国教育家( )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A.蔡元培

B.黄炎培

C.杨贤江

D.梁漱溟

4.“善政得民才,善教得民心”招聘,“君子欲化其民,其必尤学”。这些话体现了那两项之间的关系?( )。

A.教育与经济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科学技术

5.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终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 )。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6.初二(1)班小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7.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奖励、惩罚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9.计算机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以下不是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

A.感染性

B.破坏性

C.传播性

D.非传播性

10.以下属于全同关系的是( )。

A.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

B.学生与小学生

C.医生与博士

D.党员与教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指教学要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强调的是课内课外相结合。B、C、D选项为干扰选项,可排除,故此题选A。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其教育目的完全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因此本题选B。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杨贤江的教育著作与地位。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故本题答案为C。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每日一练(10.4)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题干所述都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因此本选B。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选项A,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选项B,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选项C,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选项D,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题干中,行为是“系好安全带”,“终止”代表撤销、摆脱,“刺耳的提示噪音”属于厌恶刺激。所以终止刺耳的提示噪音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导致系好安全带这一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现象属于负强化。故本题选A。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中的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也叫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或叫“长善救失”的原则,即是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班主任冯老师利用小王的绘画天赋,请他担任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给小王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从而使他出色完成任务并克服其他缺点,成功考上大学。冯老师运用的是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因此本题选C。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意志。题干中,该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说明其道德意志不坚定,应对其道德意志进行培养。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C。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如口头表扬、书面评定,奖励、惩罚、处分等都是品德评价的表现。因此答案选D。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处理中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因此本题选D。

10.【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中概念之间的关系。A选项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B选项学生与小学生是真包含的关系;C选项医生与博士是交叉关系;D选项党员与教师是交叉关系。因此本题选A。

为了了解大家的水平从而为大家准备更合适的试题,请一定要做题反馈呀~比如:教资2题错选A。

教师招聘每日一练笔试练习题(10.4)

每日一练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学校教育系统形成

B.“废科举,兴学校”及近代学制的产生

C.教育实体出现

D.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出现

2.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

A.选拔作用

B.主导作用

C.评价作用

D.决定作用

3.19世纪在欧洲国家兴起的一种学制,将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互不衔接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这种学制的类型属于(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多轨制

4.学校教育的办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质量评价的根本标准是( )。

A.升学率

B.教育目的

C.教育模式

D.教育方针

5.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福禄培尔、斐斯泰洛奇等。

A.卢梭

B.杜威

C.马克思

D.孔德

6.马克思说:“( ),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A.教育与政治相结合

B.教育与经济相结合

C.教育与文化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教育目的对于一切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多选题)。

A.教育制度的制定 B.教育内容的确定

C.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 D.教学环境的选择

8.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多选题)。

A.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B.教育活动的传承

C.教育活动的归宿 D.教育工作的发展

9.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判断题)

10.德、智、体、美、劳在“五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制度。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故本题选B。

A项,是世界上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与题意不符。

C项、D项,均是属于前制度化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与题意无关。

综上,AC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B。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和评价作用等。

(1)导向作用。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还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

(2)调控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的实施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3)激励作用。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也就有其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反过来也可以成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激励的力量。

(4)评价作用。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质量如何,可以有很多的标准来衡量,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乃是教育目的。

综上,ABD三项均不属于教育目的的作用,故此题选C项。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轨制。双轨学制起源于欧洲,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由此可知,题干描述的学制是双轨制。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单轨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选项C,分支型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选项D,多轨型学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轨学制。他的多轨学制,便于中国劳苦大众及其子女受教,并可依据受教育的才能差异,学习进度快慢,可以随时换轨。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发挥它的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升学率是指升学人数与该年级毕业人数的百分比,它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衡量同级同类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也不是根本标准。

C选项,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施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其特点主要是体现出一定的程式。

D选项,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包括: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B选项。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他们认为教育目的应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C选项,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两方面出发。

D选项,孔德认为“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我们个人的发展都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选项。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上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A、B、C三项表述并不全面招聘,教育与政治相结合、教育与经济相结合、教育与文化相结合并没有解决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人的发展片面性是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分离造成的,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综上所述,故本题选择D选项。

7.【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故本题答案选择ABC。

8.【答案】A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指导特定时期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所以,教育目的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本题答案选AC。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学制的发展。癸卯学制通过《钦定学堂章程》颁布,它承袭日本,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壬寅学制是我国第一个颁布的学制,但是只颁布没有实施。故该说法错误。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五育”的地位虽然不同,但是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故题干表述错误。

为了了解大家的水平从而为大家准备更合适的试题,请一定要做题反馈呀~比如:教招2题错选A。

你可能想看

笔试一本通(广告)

相关文章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每日一练(12.18)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每日一练(12.18)

☆☆☆☆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笔试练习题(12.18) 每日一练 1.主张“兼爱”的是( )学派。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谁在教育史上首次指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 A.苏格...

长沙教师招聘→长沙市南雅马栏山文创中学招聘实习教师

长沙教师招聘→长沙市南雅马栏山文创中学招聘实习教师

导航:||||||| —————★以下是正文★————— 长沙市南雅马栏山文创中学是由开福区教育局、长沙市南雅中学、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管委会三方共同合作创办的初级中学。学校将依托南雅中学先进的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