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都江堰图源丨视觉中国那么,从都江堰流出去的水最终流向哪了?

admin1年前 (2024-01-19)成都资讯200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只是历史遗迹吗?

都江堰水利工程只灌溉成都平原吗?

……

对于这个“超级工程”,还有很多疑问

但它从来不只是一个

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遗迹

都江堰图片来源|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今天的都江堰

突破了千百年来“滋润成都平原”的局面。

截至2023年,都江堰灌区已

岷江、沱江、涪江流域

灌溉面积超过1133.2万亩

占四川省有效灌溉面积的1/4

都江堰灌区已扩展到川中丘陵地区

覆盖7个市、40个县(市、区)

所有运河总长度7132公里。

相当于航行1.4个大西洋

未来,都江堰灌区将扩建

将大渡河水引入岷江

“引水达济民”工程将进一步变革

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利用格局

都江堰 图源丨视觉中国

所以,从都江堰流出的水

它最终去了哪里?

这个视频会给你直观的答案(水平观看效果更佳)

多引一些水到东边

“1956年,以沙桥为起点的东风运河正式开工,从此,这条一直向东延伸的运河,先滋润东山,后流经龙泉山。1972年,东风运河水位达到简阳、内江等古城干旱地区。2021年,流经成都北部的淞河水已​​到达资阳、安岳、乐至等地。

2021年11月29日,“成都都市圈”概念正式提出。 德阳、眉山、资阳都在成都“圈”内。

也是在这一年,都江堰的水顺着东风运河,穿过成都市东部新区,流入资阳、内江38万亩农田。

成都都市圈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来源| 《成都市都市圈发展规划》

这一切都始于 1956 年的那把铲子。

当年3月,工程队来到郫县安靖乡两路路口。 他们扛着铲子,推着独轮车,向南走,走下缓坡,脚步越来越快。

到了沙桥的时候,一群人停了下来。

桥下,原本向东流的河流转而南流。 这就是“府河”,是都江堰内河的支流,流经成都平原。 由于东部地势不断增大,这里形成了一个凸岸。

工程队准备沿河铲土,第一铲在凸岸下游挖起。

他们想开凿一条运河,让南流的府河汇成支流东流。 当时称为“东山水利灌溉工程”,从那时起正式动工。

东山水利工程通水仪式图片来源| 《都江堰东风运河纪事》

东山水利工程网站地图来源| 《都江堰东风运河纪事》

“东山”这个老一辈成都人耳熟能详的地名,并不是指具体的一座山,而是指碧河南岸、府河北岸的丘陵地带。 傅崇举在《纵观成都》中也说过:“黄土小坡其实不是山。”

地势不高,取水是一个问题。

制图| 李可欣

约300万年前,龙门山、龙泉山相继隆起,将成都夹在中间,形成“前陆盆地”,地势急剧下降。

发源于龙门山的河流冲入盆地,只留下平原东部的扇形丘陵。 这就造成了东山无河,取水困难的局面。

直到1956年东山工程启动,当地群众仍然依靠“龙骨水车”将水“搬”上东山。

用水车灌溉田地需要很大的力气,也考验你的耐力。 大人必须跪在水车上,一脚踏稳,才能驱动叶片,将府河水引入山中。

图片来源| 《都江堰东风运河纪事》

“东山水利灌溉工程”开工后,工程队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供水并渗透到东山。

这条运河是“东风运河”的主运河。 起点在今郫都区蜀秀公园附近,通向北湖生态公园。

北湖公园拍摄| 王晓

此后三年,东风渠在北湖分为南北两条干渠。

南侧干渠向东延伸,到达龙泉山麓后,顺势南下。 1960年,规划开始借沱江支流在仁寿修建水库。 1970年动工兴建,定名为黑龙潭水库。 蓄水完成后都江堰,将南引水灌溉眉山、仁寿地区。

北侧的东风渠继续向东流至龙泉山西麓。

成都东部龙泉山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或许,都江堰的水还能流得更远!

与东山地区相比,龙泉山以东的简阳、资阳、内江等地当时缺水情况更为严重。 严重时农田干涸,日常饮用水无法保障。

甚至1963年,简阳就遭受春旱、夏旱、夏末旱长达117天之久,大旱从3月持续到8月。

都江堰引水到简阳,必须经过龙泉山。 1970年,引水工程正式开工。

铲子和独轮车仍然是当时挖山修渠最重要的工具。 10年间,数十万当地民工用这些工具在龙泉山半山腰挖出了一条长达6276米的隧道,同时在东侧山脚下修建了3条隧道。 有多个水库(三岔水库、张家堰水库、石盘水库),以及多条灌溉渠。

这就是著名的“东灌工程”。 都江水清澈,田野肥沃,建阳出产晚白桃、金马草莓、老君井樱桃等。

拍摄于三岔水库| 王晓

都江堰_都江堰简介_都江堰事件

引水的同时,水源保护也在进行。 “东灌”工程最大面积的三岔水库,从2003年起就开始严格的环境治理,经过6年时间,水库水质已达到Ⅲ类标准。 (我国水质分为五类,其中一类水质量最好,三类水已净化,可用于家庭饮用。)

如今,三岔水库已成为三岔湖和成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 王晓

此后,通过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改造,大成都已经形成了密集的水网。 但当时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民谣:

天府之国只在西川,与四川、中东无关。

资阳、遂宁、乐至是“川中”干旱老区。 为什么不把都江堰的水引向更东的地方呢?

随着都江堰灌区不断扩大,岷江水源几乎供不应求。 然而多项研究表明,几十年来岷江年均流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要想东引水,就只能“借水”。

2021年7月,淠河水调水灌溉川中,岷江水首次到达资阳、安岳、乐至等地——这是“淠河灌区”一期工程。

除了规划沿河灌区外,“引大渡岷江”工程(“大”为大渡河,“闽”为岷江)工程也在不断细化。 大渡河水引入岷江早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就开始了。 西水东调工程的构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2021年10月,“大济民引水”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引水源点和引水干线规划基本确定。

大渡河蜿蜒穿过群山,流入双江口水电站,然后注入岷江。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事实上,这并不是都江堰在千年工程期间第一次“借水”。 汉文帝末年,蜀郡刺史文翁曾从涧江“借”水引入彭州、新都。

2021年11月29日,成都将德阳、眉山、资阳连接起来,形成都市圈,三地之间早已通过水流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关系。

逆流北上,川北丘陵成丰源。

“1953年,都江堰内河最北支流濮阳河上堆放竹笼引水。这条运河就是人民运河。截至2005年,其灌溉面积约为309万英亩,其中彭县、郫县当时的县,还有青白江、绵阳、射洪、中江等地。”‍‍

今天步行到彭州、青白江、什邡等地,你可能会对它们星罗棋布的水系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你可能想不到,蕴含宇宙的水云生命,最初全都与竹笼有关。

竹笼图片来源丨《都江堰发展史》

1953年,水利工程师和工人们站在濮阳河入海口,向东南望去,怀着肃穆的思念。 他们接手的任务是重建唐代益州刺史刘义聪所建的万公堰。

《新唐书》记载:“楚川派,合府口殷岐水,灌溉九龙、唐场田”。 万公岩古代曾灌溉彭州市和原崇宁县的部分农田,后因工程失败而失效。 计划进行了几次修复,但都没有实现。

经过反复核实,他们将目光转向位于濮阳河下游24.5公里处的彭州清兴镇。 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郫都区、广汉、什邡、汶川等地。

同年1月25日,工人们在清兴镇挖进水口,用竹笼筑坝濮阳河引水。 设计流量为37.7m3/s。

仅用4个月时间,人民运河一期工程竣工,当年受益农田16.41万亩。 当引水流过时,站在运河两岸的人们忍不住大声欢呼。 农田取水不再是问题。

随后,1954年至1955年,人民运河二期、三期、四期工程相继开工竣工,新开通干渠88.11公里,共灌溉新都、德阳等7个区(市)县。

人民运河首枢纽 图片来源丨人民运河第一管理处

而这只是“巴蜀新年第一渠”的起点。 174公里外的鲁班水库也是人民运河的受益者。

成都平原以北地势逐渐升高。 当时川北居民主要依靠山上的水,急需一座大型水库来蓄水。

人民运河五期、七期工程位于流域腹部丘陵地区,1970年至1974年修建引水闸。位于绵阳市三台县的鲁班水库也于1977年开工建设建成后,蓄水将主要依靠七期干渠。

鲁班湖、濮阳河闸……沿着人民运河修建了水利工程。 “川北干旱区”被斩首,山丘中长出了无数肥沃的“平原”。

都江堰_都江堰简介_都江堰事件

筑坝引水,天府粮仓的诞生

“成都西部的水来自都江堰外的河流,然后孕育了新津的万亩粮仓。紫坪铺水利工程的存在,使下游洪水的频率从十年一遇增加到一百一遇,保护了国家天府免于洪水,当之无愧。”

鱼嘴以岷江将平原分成两部分。 枯水期,60%的水量流入内河,40%的水量流向外河,经黑石河、沙沟河到达灌区。

都江堰鱼嘴潜水客图片来源丨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外河之水向西流。 虽然灌溉面积没有内河大,但利用通济堰、紫坪铺大坝等水利工程滋润了天府粮仓。 至于新津的万亩粮仓,据现有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740年。

当时,刚刚完成温江旧运河重凿工作的章仇兼琼接到了更为复杂的任务。 唐玄宗要他前往新津重建东汉时期修建的通济堰,完成灌溉十六万亩农田的目标。

章丘兼琼石像来源丨《都江堰发展史》

通济岩运河源头位于南河、文景河、岷江三江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这些河流都是强降雨地区的山间溪流。 冬春季干旱时常干涸,但夏秋季水量激增。

同济岩的水极其难驯服——张丘健琼一看就服了。 也许之前温江旧运河的管理让他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了水之道。

章丘兼琼根据湾流的紧急情况,灵活搭建竹笼、卵石的软堰和巨树、大石的硬堰,最终使成都“兴一利二”的地位更加稳固。

但由于安史之乱等原因,到了唐朝末年,通济堰已被废弃。 虽然后来历代也都重视,但同济岩真正的转折要等到1951年。

由于进水口狭窄,引水不足,经常出现断水困难的情况。 1951年10月至1958年2月,同济岩连续进行五期扩建工程。

同济岩图源丨视觉中国

到1960年代末,通济岩的灌溉面积已是唐开元时期的2.75倍,总灌溉面积约为43.92万亩。

但同济妍的保湿之旅还远未结束。

世纪之交,1999年,同济岩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头坝改造为拦河工程,整治干渠、西干渠、东干渠50.53公里……

截至2018年,同济岩水灌溉新津县、彭山县、青神县等4县农田面积51.99万亩。 农田有水就肥沃,水稻等经济作物生长旺盛,天府粮仓建设越来越稳固。

新津天府农博园拍摄丨陶克

说完通济岩,我们再来看看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它是用于外江防洪防沙的。

紫坪铺水利枢纽位于岷江上游,距下游都江堰渠首工程约6公里,于2006年12月竣工。枢纽主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具有发电、防洪等功能。

紫坪铺水库拍摄丨王勤

紫坪铺的存在,控制了外河的洪水和泥沙,下游洪水频率的重现期由十年增加到一百年。 同时,水库释放的清水将在仰田窝汇入白条河,并可在6小时内流入成都自来水取水点——三道堰。

都江堰不仅仅是农业灌溉

都江堰水利工程每年为成都提供3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水,为成都、遂宁等灌区2800万人提供生活用水,创造了四川近50%的GDP。”

浩浩荡荡的吊河早已被都江堰水利工程驯服,旱涝远离成都。 1133.2万英亩的灌溉面积,让这片富饶的土地呈现出各种梦幻般的现实。

如何充分利用都江堰的水? 蜀人自有妙计。

首先是农业用水。 内江干渠、外江沙黑干渠等分为众多支渠、斗渠、农渠。 这些密布的运河,如一张网,滋养着数万亩农田,农作物丰沛,水草丰美。

成都的水生活图源丨视觉中国

但这个宏伟的水利工程的用途远不止于此。 它滋养了天府之国许多你无法想象的地方。

都江堰每年为成都生态环境提供30亿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旱季11亿立方米,并保证生态流量不低于60立方米/秒。

水网密布的成都拍摄丨周永亮

驯服的岷江水也滋养了成都大大小小的公园的湿地,使成都的河网密度高达1.2公里/平方公里。 当生态环境改善后,鸟类愿意来这里栖息。

成都市观鸟协会发布的《成都鸟类名录2023年版》显示,与2021年相比,成都市新记录鸟类51种。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公园,聆听白鹭低沉的鸣叫声。

池塘边的白鹭照片丨王钦

除生态用水外,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负责为成都、遂宁等7市40个县(市、区)2800万人提供生活用水。

灌区还聚集了四川近1/3的人口,创造了四川近50%的国民经济总量。

都江堰文化学者王国平认为,都江堰的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是都江堰。 从各个角度来看,这个说法都是正确的。 像德阳这样迅速崛起的地方,确实和我们同饮同一条河。

未来,都江堰灌区还将继续扩建,并计划引流更多自然水体。 都江堰独有的水利奇迹将继续书写。

河流细节书写成都历史

“城市里生长着茂密的水网,河流的细节讲述着这里的故事。府河里的漂流树木、东郊工厂的建设……都与都江堰密不可分。”

河流连接着城市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未来和她的过去。

依水而居,依河而居,是中国古代选择居住地的规则。 水满足了生活、农耕和交通的需要,城镇沿河而建。

1902年闽江码头图片来源|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城市中密密麻麻的水网生长,河流的细节讲述着这里的故事。 成都北门的建材市场曾经非常繁华,与都江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56年,东风运河初建时,特意将渠首闸选在府河凸岸下游,修建了四个闸门。 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保证府河上的木材能够顺利运到成都最大的木材集散地,也就是现在的洞子口、九里地地区。

当时的配送路线大致是:

冠县白沙河口—保平口—白条河—徐家场、金马场—唐场滴水岩—郫县三道岩—府河—洞子口

都江堰方向,下午可进入府河。 洞子口、九里底作为北方通往成都的门户,自然成为重要的木材集散地。

下游曹家巷还有省市建设工程局木材加工厂; 成都木材公司及木材储存厂位于万福桥; 张家巷、金华街、上河坝等地,是各类木业单位的所在地。

漂木时期,府河上布满了筏子,连着筏子,顺流而下,如曹营将士渡江攻吴,又如赤壁连连的战船。 木筏上的男子,只穿着短裤,常年站立,日晒雨淋,看上去就像一尊青铜雕塑。

——《金牛座风景》

据统计,从1950年到1998年的49年间,岷江输送木材超过1400万立方米。

当时的北门工厂林立,机器轰鸣,街道上车水马龙。 一度,北门又被称为“建北门”。

抚和能有如此强大的运输能力,多亏了宋代的刘西固、范成大。

他们在成都时,都努力修缮唐代高骈修筑的米藻堰。 一度运河拓宽,府河从这里流入成都。 它仍然在城市中汹涌了三英里,形成了九英里长的彩虹景象。

至此,“米早宴”更名为“九里地”。

明清时期,四川木材也被运往北京用于建筑宫殿。 出土的石碑记载了永乐年间漕运木材的数量和路线。

事实上,第一个利用府河漂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冰。

“冰封江水,形成屏障,穿过淠河、涧河……岷山柏树大竹,随水流倒,坐木上,省工省力。” 。

——张全《华阳国志·术志》

全长631.5公里的木水运河现已成为一条城市景观河流。 府河里的浮木已经消失,但沿途残留的唐场古镇和三道岩却在以另一种方式记录着这条河和这座城市的历史。

都江堰简介_都江堰_都江堰事件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很多时候,文明的诞生都离不开河流和水利工程。 放眼世界都江堰,文明的繁荣也是从水利开始的。 2018年,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也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2023年9月1日,水利遗产保护与发展联盟2023年会员大会刚刚在都江堰市召开。 我们无论远近都相识,山水间总有一段美好时光。 面对河流,我们总能完成一次与水利文明的对话,一次与古堰先贤的对话。

都江堰冠县宣化门向西望去。 来源 | 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都江堰水利发展时间表

战国时期:秦蜀都督李冰建立都江堰

西汉:蜀护文翁渡过涧江口,扩大灌溉面积。

东汉:设立都江堰,国家直接参与都江堰的管理

唐代:章丘兼琼修建百丈堰、通济堰,扩大灌溉面积; 高骈修建九里堤

宋代:制定年修制度

元代:鸡当铺重建都江堰渠首

明:设立水利巡检部门主管都江堰

清:假设水利是同样的知识

1953年:修建观渠岩一期工程并扩大灌区面积

1956年:建设东山灌区一期工程,扩大灌溉面积

1970年:修建东风渠六期工程,扩大灌溉面积

1978年:建立6个灌区

1986年:扩建人民运河主运河

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紫坪铺水库下闸蓄水

2018年: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1年:都江堰灌溉面积达到1131.6万亩

雪山下的都江堰图片来源|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来源|成都文化

成都出版社编辑|大局

扫码进群↓

点赞观看↓转发让大家知道↓

相关文章

(招聘)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00人

(招聘)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00人

男子伴快看过来 长春农商建行急聘综合柜员岗200名公告 一上去瞧瞧招录公告吧 考试复习、课程等问题 戳下方一键预约咨询 广州农村商业建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农商工行)是在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基...

(念群)2022年成都农商银行的“回忆杀”

(念群)2022年成都农商银行的“回忆杀”

文/念群 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农商行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金融机构之一。自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她们仍然立足地方、贴近“三农”,获得了广大金融消费者的信任和追捧。 近日,在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

成都·2023—2024世界电竞赛事启动发布会在蓉举行

成都·2023—2024世界电竞赛事启动发布会在蓉举行

12月的成都,比赛气氛依然火热! 今晚,成都2023-2024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启动大会在交子大道音乐广场举行。 未来一个多月内,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总决赛、天长地久的世界锦标赛等五项重大电竞赛事将在成都...

(宣讲汇总)10月12日招聘信息汇总(总经理行政助理4500-7000元/月)

(宣讲汇总)10月12日招聘信息汇总(总经理行政助理4500-7000元/月)

总经理行政助理4500-7000元/月五险社保| 周末和周末| 工作餐| 年终奖金| 8小时工作制 公司名称:四川七力绿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滨江街道七力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燕...

成都体育学院后勤处公开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8名

成都体育学院后勤处公开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8名

因工作需要,成都体育学院后勤处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人员8名。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 雇主 单位是成都体育学院后勤处。 成都体育学院老校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 这是一个资金充足的机构。...

成都至宜宾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沿线群众切勿围观

成都至宜宾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沿线群众切勿围观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3年11月19日8时36分,试验列车55301次从成都东站出发,标志着新建成都-宜宾高铁正式进入运营测试阶段。 成都至宜宾高铁由新建的都东至宜宾东高铁(以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